有時候,覺得 Bruce Wayne 成為 Batman 是有點以自我滿足為出發點做出的行為。那是一種美學意識,認為自己犧牲獻身除害,能讓兒時無法保護父母的自己贖罪,甚至是昇華消除罪惡感。雖然這樣想對 Bruce Wayne 有點不太公平,Nolan 版的 Batman 確實給我這樣的感覺。就像阿福說的:我怕你想輸給 Bane。
加上,以暴制暴的行為我覺得是有爭議的,因為 Bruce 所認為的暴,是否為真的暴?(以電影的角度來說,當然是)而在以暴力制服惡人的同時,造成其他的傷害會不會更加的可怕?就像 TDK 中,因為 Bruce Wayne 不肯自首而造成更多人的傷亡,那些傷亡可以說是比較確定的,因為都是因為 Batman 所引起的。如果今天沒有了 Batman,或許小丑不會出現,那些被殺害的人可能都不會死,雖然治安可能還是一樣的差,但或許可以維持在一種恐怖平衡。
就像 Christian Bale 所說,Bruce Wayne 是個很複雜的角色。化身成 Batman 的他或許是出自於自我滿足,或許是真心想在法外制暴,他自己很清楚 Batman 這個角色所承擔的壓力相當大。在最後,他將衣缽讓 John 繼承。把位置讓給 John 的他,是否有先思考過接受 Batman 角色會對這名熱血青年造成多少的影響與傷害呢?畢竟最知道 Batman 這個角色辛酸的人就是 Bruce Wayne 自己了,不是嗎?
2 則留言:
其實傳授Robin衣缽是為了
繼續吸血觀眾荷包的商業陰謀!XDDD(誤)
我覺得,Marco點出來的就是Bruce &Batman這角色複雜但又很美妙的地方!
因為會讓觀眾思考,到底這樣贏了嗎?
犧牲自己的生活與傷害關愛自己的人們,
只為了大局(目的),這樣真的贏了?
導演也利用阿福的口吻表達這樣的憂慮:
"當你(Bruce)一心想激發社會上善念的同時,
難道沒想過也會觸怒更黑暗的邪惡嗎?"
所以該怎麼做,如何作,對大局、對自己?
這都是Bruce自己選的路阿<同時也很虐觀眾 QQ(嘆)
最近看到鄉民們在吐槽 不懂TDK哪裡好看?
我覺得,或許電影對某些人來說,就是哈哈大笑之後什麼都不留的一種娛樂;但電影也可以像讀物一樣,讓觀眾思考與討論的題材。
至少對我來說TDK系列給了觀眾這樣的空間,
也是TDK系列讓我覺得很棒的原因。
Mdouble,
說得好!畢竟杯面是八大電影公司的 WB 的撈錢作品啊。
今年的鋼鐵超人沒把票房吃穩,WB 就要哭哭啦。
TDK 很難稱為動作片,劇情片比較適合。(原因也是因為 Nolan 不會拍動作片啊)
裡面的台詞很多都很有趣,而且大部分是阿福說的。
對盜賊來說沒有意義的紅寶石(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)
為了追捕盜賊而燒掉的整座森林(為了自以為是的「善」而為的「惡」)
潛意識追求失敗的 Bruce Wayne(自我犧牲的美感所帶來的自我滿足?)
這些都是 TDK 有趣有寓意的地方。
雖然我不是很滿意 TDKR 的結局,但以三部曲來說,它是很高分的超級英雄電影,比 Marvels 的任何一部都有趣啊。
張貼留言